2024年12月18日,北京市房山区良乡第二中学在北潞园校区举行举办“接续式教学理念下的大单元教学现场会”。本次现场会既是北京市房山区初高中的一次教研活动,又是北京音乐家协会柯达伊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基地校——北京市房山区良乡第二中学成为专业委员会基地校以来第四次承办的柯达伊专项教学现场会。此次会议采用网络直播与现场同步观摩的形式进行。
北京音乐家协会柯达伊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梁洪来参加活动并做点评,房山区中学音乐教研员赵国平、张晓阳,房山区良乡第二中学朱建云书记以及房山区初高中的音乐教师们参加本次活动。
专业委员会赵国平理事主持活动
老师们在分会场观看教学现场的直播
此次现场会首先展示了三节现场课。课程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缤纷舞曲》,三节课采用接续式大单元教学思路进行设计和实施。
第一节课是良乡二中王颖老师带来的《青年友谊圆舞曲》。王老师从三声部的《问好歌》开始,由四二拍变成四三拍,让学生体会拍子变化后的不同韵律感。接着是构唱大三和弦及其转位、二部和声练习(《蓝色多瑙河》主题)。在学唱歌曲环节采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逐句学习,贯穿听唱写创、学练用的原则,在学会第一乐句后分析旋律进行方式,进而进行音乐处理及音乐形态的设计,后边的五个乐句作为习题,最后拓展环节用二部和声练习让学生进行音乐形态处理。在第六乐句让学生尝试三度叠置编创以及结尾终止式的四声部编创,培养学生准确演唱及多声部歌唱的能力,体会和声之美。
第二节课是皇甫秋瑜老师的《蓝色多瑙河》。皇甫老师首先复习二声部和声练习,巩固学生关键音乐能力。在欣赏序曲时复习西洋管弦乐队编制,出示总谱,让学生听辨乐器音色,让学生养成欣赏音乐看总谱的习惯。在欣赏第一圆舞曲A主题时,让学生边听边画图形谱,更好的理解旋律形态。在聆听第一圆舞曲B主题,边听边用敲笔和拍手做律动。
第三节课是张晓云老师的《拨弦波尔卡》。学生在课前做《第二圆舞曲》律动,复习圆舞曲知识。在欣赏《拨弦波尔卡》主题A时让学生把强弱记号在五线谱上标出来,以促进音乐符号与真实音响的连接。接着识读乐谱,分析作品中八度、休止符、音的强弱在作品中起到的作用。进而关注音乐的形态与力度变化,体验不同乐段的色彩变化。用课后自制小乐器来体验《拨弦波尔卡》演奏的快乐,师生体验波尔卡舞曲音乐。
活动的第二部分,由梁洪来老师对三节课进行点评,并就如何运用接续式教学思想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向与会者进行说明。梁老师提出:音乐学科大单元教学要围绕关键能力进行设计,一个单元的设计要以终为始,以学生在具体的音乐能力(技能、方法)上“从不会到会,从会的少到会的多,从教师教到自己成”的实实在在变化为核心教学目标。关键能力的习得不是一节课就可以达成,往往需要一个单元甚至更长时间。对于这样的关键能力,需要进行“刻意训练”,在新授课上给足时间,随后的几节课上都要及时复习,最终达到“熟练运用”的水平。音乐学科的技能,大多数需要肌肉记忆,这就离不开大单元教学。教师要充分理解“学练用”三步教学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并在一个大单元设计中充分体现和运用。
在对作品储备的教学上,梁老师提出教师要分析教材中哪首歌曲或主题要背唱,背的主题能学什么?有取有舍,背多少有选择。教师脑子里要有针对某一个关键能力的典型例题,还要有对这一关键能力进行训练不同难度的习题。他建议老师们要多听作品,同时形成专业音乐教师独特的思维形式,进而帮助学生把一个个音乐概念“绑定”具体作品,用典型作品做例题,进行关键能力的教学。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二中音乐组各位教师成为柯达伊基地校大家庭一员后,一直积极进行柯达伊教学体系的探索和实践,从节奏读法、科尔文手势、字母谱运用开始,到现在已经尝试由三名教师进行大单元接续式教学实践,让大家不单看到了基地校教师学习与实践的热情,也看到了用柯达伊教学理念指导具体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本次活动就是该校近年来对柯达伊教学体系进行探索与实践的成果展示。
北京音乐家协会柯达伊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将继续在思想、策略、方法上为广大基地校音乐教师提供帮助,通过音乐教师学科与教学能力的提高,使美育真正浸润学校和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