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
北京音乐家协会柯达伊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于2025年1月20~23日在广东省中山市实验小学举办的“2025年冬季柯达伊教育体系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各方的支持和帮助下,获得了圆满成功,参训学员收获满满。培训后,学员们陆续发来学习总结。专业委员会择优分期予以刊登,本期为第5期。
董依依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在读
作为一名音乐教育专业的研一学生,我非常荣幸能够参加2025年冬季柯达伊教学体系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这次为期四天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加深了我对柯达伊教学法的理解,还让我掌握了许多实用的教学技能。以下是我对这次学习的心得体会:
在研讨会中,我系统地学习了柯达伊教学法的核心理念,包括以歌唱为基础、听觉训练为核心、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3P教学阶段等。这些理论让我对音乐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尤其是柯达伊强调的“音乐母语”理念,让我意识到音乐教育应该从学生的文化背景出发,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能,真正的“让音乐属于所有人”。
在此之前,我几乎没有什么课堂教学经验,而研讨会中丰富的实践环节、指导教学、模拟课堂等等,让我见识了许多实用的教学技能,亲身体验了柯达伊教学法的魅力,也让我意识到理论只有与实践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例如:
柯达伊手势的应用:通过手势帮助学生理解音高和音程关系,这种方法直观且有效,特别适合低年级学生的音乐启蒙。
节奏训练的设计:通过简单的节奏游戏和身体律动,学生可以轻松掌握复杂的节奏型,这让我对课堂活动的设计有了新的思路。
合唱教学的技巧:柯达伊教学法强调集体参与,合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学会了如何通过多声部训练和听觉练习,提升学生的合唱表现力。
有经验的音乐教师教师会灵活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互动中,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并运用音乐本领。这些技能不仅让我对未来的课堂教学充满期待,也让我意识到音乐教育是一门需要不断实践和创新的学科。
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课例,是实验小学的老师以一句广东俗语“食野唔做野,做野打烂野”作为引入节奏学习。这个例子生动体现了柯达伊教学法的核心理念,还巧妙地结合了广东地方文化,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这在探索如何将柯达伊教学法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柯达伊音乐教育模式上,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实践。我获得的启示是:柯达伊教学法强调“音乐母语”,在中国音乐教育中,可以充分利用方言、民歌、童谣等本土文化资源,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此外,通过趣味性的语言和游戏,可以将枯燥的音乐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他们参与创作和表演,培养学生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通过本次学习,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音乐教育领域的不足,并对音乐教育有了更深的热爱和敬畏。无论是理论知识的深度,还是教学经验的积累,我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相信,柯达伊教学法的理念和方法将会成为我未来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指导。在研讨会结束以后,我高兴地得知自己顺利通过了柯达伊预备级的考试。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不仅是对我学习成果的肯定,更让我坚定了继续深入学习柯达伊教学法的决心。我深知,这只是我音乐教育之路的起点,未来还有更多的知识与技能需要我去探索和掌握,我将继续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考试,争取通过更高级别的认证,指导实践,提升自己,为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育工作者而奋斗!
陈洁
——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东华学校
通过4天 “柯达伊教学法” 的冬季培训学习,再次刷新我对这套教学体系的认知。首先我要感谢所有为这次培训付出的老师们,感谢你们给我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作为一名基地校的教师,我认为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所以我非常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这4天里每一天的培训内容都很丰富,四天的培训都让我觉得很惊艳,我感触很深,受益匪浅,使我更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与不足,对自己的人生价值、认识水平、理论水平等都有进一步的提高。
在培训的这几天,我的感觉是“脑袋不够用、眼睛看不过来;用手记录和拍照忙不过来;头脑和手机内存运转不过来”,但我却是充实的,因为每一次都能感受到思想和视觉火花的冲击。在这里,我感谢各位同仁、专家的指导和引导,听取和学习了专家及各位同行的教学理念和见解,反思了自己的不足。下面我将总结培训的一点心得体会,不成熟之处还望大家不吝批评指正。
首先是各位同仁呈现出来的课堂教学成果,让我对这套体系又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之前只是模仿了个壳,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上,现在我明白了一些,知道什么是接续性课堂,明白了如何接续。这几天的内容很多,她们呈现出来的课例让我明白了上课教什么,怎么教,如何接续。
其次是梁老师的课,梁老师的课让我明白了好的教学法的前提是一定要有好的“老师”,老师的专业能力决定了学生的水平,首先老师的专业能力达标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所以我一定要学习、实践、研究、研讨,努力让自己有所提升。梁老师的课堂思路真的很清晰,每一步都能让学生呈现他想达到的,老师的人格魅力也很重要,一位优秀的老师,他的学生肯定也不会差。像梁老师那么优秀的专家都还在不停的学习,我就更没有资格和借口懒惰了,所以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务必认真、稳重、规范、切不可马虎。
最后让我最为惊艳的是兰迪老师老师的课即生动又有趣又让我感受到了匈牙利的合唱训练课简直太震撼。兰迪老师引导老师们唱出来的和声效果扎进了我的心灵,当我亲自参与并听到这种声响效果后,我的脑海里就有了个信念,这才是音乐,这才是应该教给孩子们的好的音乐,真的太好听了,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这就是音乐的魅力,音乐厅都没有这种效果。兰迪老师的课前热身律动课也是一个大亮点,我都感觉到有趣生动,最重要的是课程内容体现了循序渐进,有难度有深度。很好的呈现了音乐课可以玩中学的课堂氛围,教法多种形式让课堂更生动有趣更轻松去学。
总结来说,这次的培训是提升我教学的一次宝贵经历,它不仅增加了我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让我对音乐教育有了更清晰的规划。也明白了真正的学习不是一种被动地强制性的灌输行为,而应该由自己自发的主动地去探索和接纳。除了参加夏冬季的培训外,我更应该发挥主动性,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未来的道路还很长,但我相信,只要不忘初心,跟着梁老师崔老师及各位优秀的同仁持续学习,我一定会越来越优秀的。
封开鸿
——贵州省贵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植根民族沃土 深耕音乐教学
一、十年求索:我与柯达伊教学法的成长轨迹
回忆自己与柯达伊教学法的相识,那是2015年的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2015年夏季柯达伊教学法培训”活动,那次的活动从2015年8月15—19日,共5天,可以说每一天都是如沐春风,心灵被深深的滋养。因为对于一名教学一线的音乐教师来说,这些优秀的教学方法实在是太实用了,它可以直接指导我们的教学,让千千万万个学生受益。那次的培训中我还想感谢亲自组织这次培训活动的北京柯达伊音乐教育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市音乐教研室主任梁洪来老师。那次培训让我感受到了活动的规范和高规格,也让我这个零基础的学员感受到了梁洪来老师的热情、暖心和对音乐及老师们满满的关心和爱。因为盲点太多,很跟不上学习的节奏,所以每天培训结束我都会整理学习内容到晚上1点钟左右,可以说2015年的那次培训对我就是唤醒。
培训回来后,我便在音乐组团队成立了柯达伊教学小组,在音乐课上开始实践,并在2015年结合柯达伊教学法做了《牧童》问题课例。
因为我所在的学校是贵阳市音乐学科基地校,2017年我们有机会请到了梁洪来老师来到贵阳给贵阳市的音乐老师们培训,对柯达伊教学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我知道要系统了解教学法,学会、用对、用好都是很重要的,这一定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跟进学习。2022年、2023年我有机会连续参加了梁老师组织的线上课程A班、B班学习,跟进过一次柯达伊教学法的合唱指挥课程(要知道,每一次开课名额可是“秒杀”),但是和全国那些优秀的老师比起来,我的这些学习微不足道,很多执着追求者都从未间断过每年两次寒暑假的培训,而我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请到假错失了多次培训感到深深遗憾。
二、2025年广州学习突破新认知
2025年1月,柯达伊寒假培训的通知出来后我就关注了,一直不敢报名,主要是学校工作还未结束,怕领导不批准,直到1月18日确定了19号可以结束学校工作后,我第一时间给梁老师申请补报名,就这样我踏上了去中山学习的道路,2015年到2025年,这个学习的间隔居然有10年,多么宝贵的10年,我问自己,这10年我都干了什么?停止不前的思想、固守的教学理念、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站在低纬度上的教学认知……尤其在这次培训的现场,我听到陶乐老师讲起她学习柯达伊教学法的经历,和我一样2015开始的第一次学习,当我看到陶乐老师呈现的精彩、有效的课堂时,我很惭愧,因为自己的各种所谓的“没有时间”的理由,我已经在教学上被这些优秀的老师们狠狠地甩出了几大条街。
窗外的木棉树轻轻摇动,翻看曾经的笔记和学习实践的那些资料和PPT,学习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我需要继续学习打开我对音乐教育的新视野。所以,我决定未来要跟随自己的心,加快学习的步伐,奔向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
三、课堂实践的立体化重构
回到贵阳,我结合自己的市级课题和音乐组教学不断思考,反复看了那些用手机录的小视频,迫不及待地想和团队的老师们进行分享。2025年2月14日在第一次课题会上和老师们分享了收获的点滴,在实践环节和老师们在活动中学习儿歌《小蜗牛》,在儿歌中体验和落实音乐学习中的“双规”即规矩和规律。
结语:走向未完成的变革
这场相隔十年的教学法探索,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审视教学的重要性。也让我暗下决心,以后要排除万难,自费学习,提升自我。我愿在音乐实践的长河中不断学习和实践,让更多的孩子在音乐学科技能中传承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根系祖国,扎根教学,守望心中的小苗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