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会概况 > 信息公告 > 最新动态
2025年冬季培训参训学员学习总结集锦6
时间:2025-03-06来源:北京音协柯达伊音乐教育


研讨会

北京音乐家协会柯达伊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于2025年1月20~23日在广东省中山市实验小学举办的“2025年冬季柯达伊教育体系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各方的支持和帮助下,获得了圆满成功,参训学员收获满满。培训后,学员们陆续发来学习总结。专业委员会择优分期予以刊登,本期为第6期。



王维艳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第二中学

微信图片_20250306142837.jpg

2025年1月20日至23日我在广东中山参加了柯达伊教学法的培训,在这四天的学习里,既紧张又忙碌,每天的收获就是能给大脑满满的充电,这种幸福与喜悦带来的自信令我回味无穷。近些年来随着柯达伊教学法培训次数的逐渐增多,我对柯达伊教学法的认识也在大脑的潜意识里慢慢地发生着变化。我从对柯达伊教学法初期的好奇,满脑子的懵圈,到能够在音乐教学实践中逐渐地接受并进行大胆的尝试,这一突飞猛进的进步,也给了我一些心理上的安慰。

在这四天里我学习了专题讲座5节,工作坊12节,录像课2节。其中李斯特中心—匈牙利文化中心兰迪老师的讲座让我受到很大的启发。我用以下篇幅对兰迪老师的讲座加以理解和总结。

一、《合唱实践》训练

通过兰迪老师讲的《合唱实践》让我的大脑由对班级合唱训练一片空白,到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兰迪老师认为,所有五声音阶都可以进行多声部练习,平时练习的形式比较灵活、可以多种多样。进行和声练习可以用原速度、慢速度、快一倍速度、慢一倍速度。在慢速度和快速度的训练中还要用到呼吸的问题,还可以用混声(慢速+快速)训练的形式,这样的训练形式强调的是纵向和弦连接。

二、《热身与声音塑造》训练

(一)熟悉字母谱的训练

在兰迪老师讲的《热身与声音塑造》方面让我打开了上课实践过程中训练思维的广度,兰迪老师在训练学生全曲熟悉字母谱方面,她是这样一步步铺垫的。

1. 教师用柯尔文手势让学生唱字母谱。

2. 教师做柯尔文手势并哼鸣让学生唱字母谱。

3. 教师做柯尔文手势让学生唱字母谱。

4. 教师哼鸣让学生唱字母谱。

5. 教师哼鸣让学生闭眼聆听并且做柯尔文手势......

兰迪老师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学生们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达到熟悉字母谱中每一个音的教学目的。

(二)唱准字母谱的训练

在训练歌曲的音准方面,先要从歌曲的字母谱进行突破。当歌曲的字母谱以纵横交错的形式呈现在黑板屏幕上时,兰迪老师是这样进行的。

1. 让学生按照竖列唱歌曲的字母谱。

2. 正方向从头向后让学生唱歌曲的字母谱。

3. 反方向从后向前让学生唱字母谱。

4. 加入带有假设受惊吓的呼吸让学生唱字母谱。

5. 用二声部和声让学生唱字母谱(一个声部从前往后唱+另一个声部从后向前唱)。

6. 加入呼吸让学生唱字母谱。

7. 教师的辅助手段逐渐变少,学生的能动性逐渐加强,学生从开始部分看到教师的手势到逐渐独立唱全曲。

8. 学生从开始部分看不到教师的手势和其他人到自己能独立唱全曲......

兰迪老师训练一首新的歌曲,并没有提前给学生谱子,也没有提前让学生聆听过全曲,通过以上多种方式,让学生参与练习并愉快地游戏,让学生把歌曲由生疏变成熟练。通过反复的练习,学生的音准提高了,学生的内心听觉能力渐渐地由量变到质变。

(三)合唱排练之前的热身

合唱团在排练之前要先做热身,这项准备工作是唱好声音的基础。以下训练动作按先后顺序进行梳理:

1. 双手按摩面部肌肉群,先后顺序是由额头到脸颊再到嘴巴,嘴巴要求由左向右动或者由右向左动。

2. 伸右手使劲够天花板同时吸气唱出声音“噢”。

3. 伸两只手由上到下同时发出降音“噢”。

4. 双手由下到上再到头顶并发出降音“唔”。

5. 头部运动先是由右向左转动脖子两圈,然后由左向右转动脖子两圈,这里强调做这个动作必须是放松状态。

6. 身体向前驱,双臂同时向后伸,手心动作要求朝上,这是打开胸腔的前提条件。

7. 先急吸一口气再慢慢地均匀呼出气,并要求心里数十下。

8. 注意脚底下的站姿必须是稳稳的,先吸一口气再慢慢呼气数十五下。

以上的热身之后就可以逐渐由浅入深地加入发声的训练,一个合唱团开声的铺垫就这样慢慢开启了。

三、《班级合唱实践》

(一)一个声部的训练

1. 起拍、手势、与不同的挥拍

兰迪老师作为柯达伊先生的学生,是许多音乐教师心目中的偶像。她讲授的《班级合唱实践》也让我更加开阔了视野。兰迪老师在班级齐唱一个声部的教学里,她强调起拍、手势、和不同的挥拍。兰迪老师强调每一位教师在班里的指挥动作应该是有用,每一位教师必须随时听听自己合唱团学生的声音,这样每一位教师的指挥感觉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每一位教师通过随时的改变,纠正自己的错误及时地调整最好的状态,班级合唱团里好的声音就这样慢慢地产生了。

2. 指挥的动作问题

关于指挥的动作问题,兰迪老师是这样强调指挥动作问题的:她从来不关注指挥过程中动作有多么漂亮,而要求指挥的动作必须是有用的,有的教师动作无论多么漂亮,多么花枝招展,但是对合唱团的学生没有一点儿帮助也是徒劳无功的。如果指挥的教师不了解自己的合唱团成员接受程度,教师指挥的动作再漂亮也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当教师深入地了解了自己的合唱团之后,这位教师的动作无论多么简单,只要有实际意义,也是在指挥过程中行之有效的。

3. 指挥的姿势

(1)双脚、肩与眼神

关于指挥姿势问题兰迪老师是这样要求的,教师指挥姿势的稳定性是指挥的基础和前提条,她要求双脚打开并与肩同宽,这是教师指挥最稳定的姿势。兰迪老师强调身体站直但是不要向前探身子,头部稍微往后靠,喉咙放松,嘴巴和眼睛都是要有提示作用的。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教师在指挥过程中眼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时,教师必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随时吸引与调整整个合唱团的学生。

(2)双手与双臂

兰迪老师对指挥姿势的理解与其他大师不同。她强调:双手自然放松的垂在两侧,虎口朝上,小臂是平的,当姿势改变时候就要做一些动作。兰迪老师强调从来不用两臂平行指挥,这样没有任何意义。

(3)起拍与收束问题

兰迪老师强调了指挥的起拍与收束问题。呼吸开始在吸气,不同作品呼吸是不一样的。不同歌曲的速度、力度和呼吸是不一样的。起拍要根据不同的歌曲进行变化。兰迪老师强调起拍位置和收回位置是一样的。当表现不同的内容时,在起拍的预备动作要长些。合唱起拍从吸气开始。低水平教师在指挥过程中先给一个音,高水平教师要靠内心听觉去带动全体学生。兰迪老师强调,收拍要根据不同的作品进行。她强调收束不是画一个大圈,西方结束是在一个辅音上,往下停住就可以了,可以是不同方向的,可以是比较灵活的。呼吸和结束要看着合唱团的学生,必须与学生们同步,无论指挥什么拍点收束都至关重要。

(4)2/4与3/4指挥问题

关于2/4拍在指挥过程中,兰迪老师强调:指挥的拍点必须回到统一的位置,在指挥的过程中拍子必须是均匀的。拍子在挥动过程中是完全重复的,所有拍子都在拍点处来回切。关于3/4拍子在指挥过程中,兰迪老师指出必须加入一点儿呼吸内容。在平时指挥的过程中,当想结束时候不要翻手腕,就直接停在那里就可以了。教师在指挥过程中颈部不要有多余的动作,避免甩手腕等多余动作。

(二)两个声部的指挥训练

在二声部指挥过程中,怎样提前准备好二声部的指挥,怎样提高二声部的指挥能力,怎样把两只手动作分开才恰到好处呢?兰迪老师强调:匈牙利的音乐教师在指挥过程中没有两只手平行进行的,他们往往是一只手指挥,另一只手做其他的事情。作为音乐教师如何学好二声部作品,怎样对二声部作品进行指挥呢?教师在指挥一个作品的时候,必须做到口唱一个声部,内心还要听其他的声部。作为一个好的音乐教师,在指挥之前能准确把握每一个声部的音准这是最基本的前提和基础。

 1. 两只手表现问题

兰迪老师强调两只手在指挥过程中,两只手动作是这样分配的,右手拍点一直不能停,就是做出打拍子的动作,左手就相当于做指挥棒的角色,所以在所有内容里左手更重要。兰迪老师在指挥过程中是这样做的:左手表示高声部,右手表示低声部,左手表现音乐的内容,当右手不表现低声部内容时候就可以揣在兜里,右手不需要表现音乐的时候也可以随时垂下来。左手指挥时候做动作不要乱,左手要做好起拍和收束两个动作。这里强调一下:平时指挥并不是把所有两声部的内容都表现出来。有的作品重点是休止符问题,在切分节奏中教师指挥的时候要准确表现出来。音乐作品中呼吸问题、保持音问题,还有结束动作,两只手都要相互配合好,努力去表现音乐作品的内容。

2. 两只手动作问题

兰迪老师关于两只手动作问题这样理解的:左右手指挥起来的动作就像跷跷板一样翘起来的感觉,左手高右手一定低,右手高左手一定低,两只手的高低动作也如同机械零件一样。好的教师在指挥时候时刻要注意保持音、呼吸问题,起拍与收拍,指挥时候必须时刻注意眼睛和脖子的动作,好的教师指挥用眼神,好的教师指挥时必须要时刻注意左右手默契配合......

兰迪老师的讲座让我对平时上课的音准训练与合唱的训练的认知从无到有,从不规范到规范,从模糊到逐渐地清晰。当然一时间续存这么多的内容还要在教学实践中反复训练,细细摸索和揣摩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这次培训还有很多课例还可以在教学中加以借鉴和实践,由于自己认知的局限性不再一一赘述。今后我要继续努力学习柯达伊先生的教学方法,为了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为了孩子们美好的未来继续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梁映芳

——中山市东凤镇小沥小学 

微信图片_20250306142846.jpg

走进音乐的深层世界

很荣幸能够参加2025年冬季柯达伊教学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这是一次宝贵的学术交流机会。在这里,我深深感受到了柯达伊教学体系的强大以及独特的魅力,也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经验。

一、“用有限的课时,教有限的规律,去解决学习无限作品时遇到的问题”——梁洪来 ——驱使我对柯达伊教学体系的求学之心

在梁老师的课上总会得到特别大的启发,课后会给我带来无尽的思考,驱使我强烈的求学之心。之前我上在四年级上册《龙里格龙》课时,我只会让学生把两个声部唱熟后,再分声部来合唱。导致学生能力没有提升,教学效果也是差强人意。这次培训上听了梁老师的《龙格里龙》我才发现合唱课还能有这么多有趣,有序,有效的方式来导入,还能同时锻炼学生“稳定拍、学生内心听觉、节奏的熟练程度、音程之间的关系等等音乐能力。让我明白到教师要根据学生能力基点(能力弱点),来确定教学起点。教师要树立“以学定教”,“以学评教”的教学观,从学生核心音乐能力出发,以教学成效为主要评价依据,意识到“教了≠会”,找到了自己正确的教学方向。在今后的教学和学习上,不断思考,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到自己的音乐课堂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尝试,也能够让我的音乐课有序、有趣、有效。实现梁老师所说的“用有限的课时,教有限的规律,去解决学习无限作品时遇到的问题”的教学理念。

二、“做一个好的音乐教师比做一个歌剧院的导演还要重要的得多”——柯达伊 ——这句话引发了我对自身教学的深度思考。

在这次培训中,兰迪老师的《热身与声音的塑造》课上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每次课前,兰迪老师都会带着我们做音乐热身训练,让我认识原来对于音乐的教学可以有这么多有趣好玩的小训练,并且还能让学生快速专注起来。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兰迪老师和崔老师课上多声部能力训练,让我了解到多声部训练不仅仅只有轮唱和合唱,还可以运用节奏拍手、跺脚、拍腿等多种方式加入多声部的运用当中。回忆起自己在平常的教学当中,由于一二年级的学生能力还不够,还不能进行合唱教学时。在培养学生多声部能力时我竟无从下手。课后慢慢回想让我醍醐灌顶,这些一二年级的小曲子有着大作用,也正是培养学生多声部能力的最佳时机。一首简单的单声部小曲子通过加入节奏拍手、跺脚、拍腿、等等边唱边导入,何尝不是在提升学生多声部融合的能力?

在还没接触柯达伊教学体系之前,音乐课上热热闹闹,学生唱唱跳跳,开开心心就认为自己把音乐课上好。在接触柯达伊教学体系之后,逐渐明白教师要解决音乐课上应该教什么和怎么教?关注学生的音乐核心能力、以及在课堂上塑造美好的声音,提升学生多声部能力等等。发现作为一名好的音乐教师的重要性,只要身为教师的我们足够优秀,我们人人都是向往的兰迪老师。

三、“真正的艺术是人类进步的最强大动力之一,能够使尽可能多的人接近真正艺术的人,是造福于人类的人”——柯达伊——把我带到音乐更深层的世界。

在这次培训中,优秀的老师们通过不同的角度,把我带到音乐更深层的世界,又一次刷新我的教学观和世界观。崔老师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课例实践;梁老师高效的教学方法;兰迪老师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理念;蒋丽媛老师经验丰富的多声部之融创(唱游)教学;陶乐老师有数+有序+有效的柯达伊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等等。在这里,我幸运地听到许多知名专家老师以及同行的分享,与他们深入探讨了柯达伊教学体系的核心理念和实践应用。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地方,将其融入到我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其次,我需要不断尝试和创新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能力提升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只要我学习不停步,一直与优秀的老师和同行学习和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让教学落地生根,才能真正地造福于学生们。

参加夏季研讨会时,我更多关注学生核心音乐能力和班级合唱,这次冬季研讨会,开启了我新的工作目标,特别是在如何提升学生多声部能力的难题上给了我很好的回答,使我都迫不及待要把这次学到的知识用到自己的课堂当中,期待学生的音乐能力不断提高,更期待下一次夏季北京柯达伊教学体系理论和实践研讨会,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总的来说,柯达伊教学体系理论和实践研讨会是难忘的学习经历,它让我走进更深层的音乐世界,也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自我。我会珍惜这些学习的机会,会继续努力在音乐世界里找到新的乐趣和价值。用自己微小的力量,丰富自己教学方法,将所学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实现柯达伊的教学理念:“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


微信公众号
微信咨询